随着中小学的开学,很多地区的幼儿园也在有序的准备入学了,这可把家长们高兴坏了,这折磨人的小神兽终于可以回到幼儿园,让幼儿教师们管管了。
对于疫情的理解,很多孩子依旧没有清晰的认识,在开学前,家长们应该注意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。
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家长注意以下事项。
首先,需要家长优化管教孩子的行为,避免使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
我身边有一位家长一直认为棍棒教育才能出人才,孩子一旦有不妥之处,动不动就打,导致现在与孩子间的关系紧张,孩子叛逆,总爱打架骂人。教师感到头疼,其他小朋友也不愿意与他玩耍。
中国式家长有这样一个现象,在孩子教育的投资上从不吝啬,给孩子买很多书,让孩子上最好的培训班,却不愿意花20元钱买本书学习教育理念。
事实上,家长优化管教方式和方法,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。
接着,家长应该积极与教师沟通,配合幼儿园进行各项工作
幼儿园为了孩子能够顺利的入学,做了很多工作,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幼儿园,这样才能为幼儿园减轻负担。
在入学前,家长应该积极与幼儿教师进行沟通,向教师分享疫情期间孩子的行为、情绪状态等情况。让幼儿教师对孩子的情况有一个基本认识,对家长的要求和期望有清晰的了解。
当然,家长们也应该根据教师对幼儿的反馈,积极配合幼儿教师的教学,做到家园合作。
其次,积极与孩子进行沟通,了解孩子的需求
最近,闲来无事的时候,做了一个幼儿是否想开学的小调查,调查发现,很多幼儿不愿意进入到幼儿园进行学习,总结原因为这几点:
第一点,家里有很好玩,不想上学,幼儿长时间在家里玩耍,已经完全习惯了假期的生活模式,不愿意改变现有的模式。
第二点,疫情期间是孩子与家长互动和相处最多的一次,孩子渴望家长的陪伴。这从另一个角度发现家长们平时对于家长的陪伴是不够的。
第三点,孩子已经与小区,邻居家的小朋友打成一片,上学可能就意味着分别。
第四点,喜欢玩手机等电子产品,到幼儿园就玩不到了。
同时,依旧有部分幼儿表示很想上幼儿园,原因大多为,想念老师和小伙伴玩,觉得家长很烦,不想呆在家中。
值得注意的是,几乎没有幼儿是因为想学习而上幼儿园的。
可见,孩子们有自己想法和原因,家长们在入学前应该与孩子沟通,了解孩子的需求,对入学问题做到有的放矢。
最后,家长在送孩子去幼儿园时,要注意自身行为
家长在送孩子去幼儿园时,不要表现得太兴奋,应表现出一定的伤感心情,以免让孩子认为家长不爱自己了,不要自己了,从而感到伤心。
“小神兽”虽然家长们都开心,但仍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。